城投难是一张明牌,城投自己知道,投资人知道,地方zf知道,监管部门知道,上面也知道。但如何化解这块风险,方法和方向比较明确,只是做起来比较难。
城投调研一圈下来,问题依旧是问题,唯一的价值就是确认了谁更难。信仰强的继续正常投资,认为这是错误定价,是投资的机会;信仰弱的做一些收紧,选择主流区域与平台,避免被第一波冲击。
对于城投融资,市场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,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认为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是可以完全置换的,银行并非万能,有一系列指标约束。其次就是认为有非标融资的城投就一定是差城投,关键还是看成本与意图。
过去是债券融资在城投有息债务占比提升的历史,未来会有部分弱平台退出债券市场,但这并不意味着债券都会回归银行表内。过去十年是信用债市场的黄金时期,虽然中间遭遇了金融去杠杆和民企违约潮,以及房地产违约潮,但整个债市的规模还是增长的,尤其是城投融资这块。
非标→银行贷款→债券,这是市场默认的债务违约顺序,所以信托和租赁公司想把非标换成债券,银行想优先做债券业务(不考虑综收情况下)。但对于平台企业来说,如果要想平稳进行债务重组,那债券融资占比必须尽可能的低。这就是金融机构与城投平台间的博弈。
信托监管会议:非标转债城投债投资潜藏违规行为。目前部分信托公司将对城投公司的非标融资转为投资,在交易所发行的利率较低的城投债,并通过与城投公司签署抽屉协议,约定加点或其他利益交换形式来保障投资收益。监管人士认为,该类违规行为不仅变相增加融资人的融资成本,更是导致应有的担保抵押落空,进一步加大了投资风险。
城投债务重组必须以“债券置换为银行贷款”为前提,这似乎成为了市场的一个共识。既要完成债务重组,但又不能波及公开债券市场的“信仰”,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银行和非银转换为贷款和非标,这种例子有很多,大家熟知的就是云南康旅,其他很多小平台市场关注度小,但却经常发生。
这对于公开债券市场融资依赖大的城投平台来说,想要实现债务重组又不波及债券就会变得比较困难。这种平台债务接续的压力就会很大,短期内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保证流动性。
虽然城投难,该买还是得买,该投资还是得投资。能做的就是把风险偏好收紧一点,尽量不要做第一波被冲击的,市场抱团的区域或认可的平台,估值上相对还是稳一点。
当然市场也在寻求一些替代品种,或者新的投资策略,这块后面有时间再展开讲讲。
此外,今年市场对于城投融资来说也会不是很友好,至少目前当下是这样,长期限理财产品发行减少,偏好短期限的信用债,或者高等级的可以适当拉长期限。不过随着短端收益的逐步压缩,不知道投资者和机构是否会重新走上风险偏好抬升的过程。
本网页中的信息仅作参考之用,不构成任何具有法律约束力之产品投资要约或要约邀请,并且不可用于对投资的评估。
本文件中的信息均为保密信息,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同意,不得为任何其它目的,整体或部分地使用、复制或传播本文件中所含信息。
本公司产品的发行不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》第九条规定的“公开发行”形式进行,而仅以非公开方式针对特定合格投资者进行。本公司产品仅以私募形式设立,产品份额发售不得采取任何公开推介方式,本公司未授权任何人士以任何公开方式宣传本公司产品。
所载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本公司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,不代表对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、投资组合、投资回报、经营业绩的任何承诺和预期。潜在投资人应根据自己的独立判断作出是否参与本公司产品的决定。本网站的内容不应作为投资、法律、税务或其它方面的建议使用。
微信号:yanqin160908
添加微信 
			添加微信